其一,茶百戏作品讲究线条的力度、速度以及情感的表达,赋予节奏感和韵律感。节奏是线条的强弱有规律的重现,韵律是作者用线时在情感上起伏运动的轨迹,线条的长短、粗细、繁简、疏密、浓淡、虚实、交错、顾盼、呼应等,形成了整幅画的节奏美和韵律美。
红茶显现的茶百戏图:斗鸡
其二,茶百戏的艺术特点是用线表形、以形写神,不求形似,而求神似。充分运用对称、均衡、反复、重叠等手法,疏密有致、轻重适宜,在变化中寻求统一。例如表现人物时目的只在显现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,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。男子相貌奇古,身首不称。女子则蛾眉樱唇,削肩细腰。茶百戏作品欲求印象的强烈,所以扩张人物的特点,使男子增雄伟,女子增纤丽,而充分表现其性格。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,不求形似,而求神似。茶百戏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,成为作者表达意念、思想、情感的手段。
乌龙茶汤显现的茶百戏图:月下独酌
其三,茶百戏通过线条的奇妙变化表达不同的韵味。利用线条生动地表现对象的外部特征或内在气质。如有的庄重、典雅、崇高,有的活泼、轻松、流畅,有的刚健、挺拔、豪放,有的古朴、飘逸、洒脱,有的浑厚苍劲、抑扬顿挫、自然流露。
其四,茶百戏线条的表现有着它独特的装饰美。同国画一样讲究线条和谐应用与排列,将纷繁杂乱、模糊抽象的物象规律化、条理化、具体化。通过“线条美”呈现高度概括、精炼、明确的程式化语言。正如著名画家齐白石通过线条的凝炼深沉与博大古朴,将豪放、自如,遒劲、细辣的线条灵活运用于画面,表现出大师风范。
乌龙茶汤显现的茶百戏图:出征
其五,茶百戏也讲究骨法。骨法是中国画在对线条的运用上与西方绘画的重要区别,即写意与写实的区别。茶百戏作品也讲究骨法运用,线条不仅是物象形体结构的轮廓边沿,而且自身还具有一种独立的审美价值。而西洋画的线条只有轮廓线的作用,自身没有独立存在的审美价值。同时茶百戏用线条表现对象时,一般不受光的明暗
评论